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双一流建设 >> 十一五 >> 正文
人文地理学
2012-03-31 佚名  本站原创   (点击数:)

  重庆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学科作为重庆市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积淀与发展,建设成效显著。

(一)学科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该学科队伍现有29人。从学术地位来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该学科队伍学术地位突出。从职称来看,教授(研究员)有11人,占总数的38%;。从学历看,博士有17人,占总数的59%。从年龄来看,学科带头人仅46岁,学科队伍有4名40岁以下的年轻博士教授。58%以上的学科队伍骨干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等校外单位。总之,人文地理学科拥有了一支学术地位较高、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层次高级化、学位结构高端化、学缘地源结构多元化的学科队伍。

(二)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离不开强大的市级、校级科研和教学平台的支撑。目前,人文地理重点学科所依托的平台有:1个重庆市GIS应用研究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高校资源环境和生态建设市级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地理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地理科学特色专业、1门市级精品课程《地理教学论》,6个校级研究平台。

拥有专业实验面积1947平方米,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合计97台(件),仪器设备价值高达800万元。同时,该学科拥有了中外文藏书9.8万余册,与人文地理相关的国内外专业杂志约123种和国际电子期刊7卷。

(三)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实现突破,横向科研合作规模实现跨越,实现了研发经费筹措的多元化。

“十一五”期间学科队伍主持和主研了152个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市级项目30项,其他横向项目1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耦合分析与优化模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研究——以重庆市为例(06XSH017)”和 “三峡库区乡村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06XJY017)”以及张述林教授的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战略创新研究》(批准号:2007-JJ34)和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跨县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为例》(项目计划编号:KJ070813)等代表性项目。

“十一五”期间新增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了1151.9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为247.25万元,横向科研经费为904.65万元。获专利1项,省部级奖9项,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科研成果转让3项,科研成果被采用24项。

著作和论文不仅数量上实现了大的发展,而且出版社的级别和论文发表期刊的档次实现了重大突破。出版学术专著数量10部。论文数量为340篇,其中国际学术刊物5篇,国内核心期刊205篇,其他151篇。论文发表刊物级别上有了质的突破,其中SCI收录13篇,EI收录3篇。代表性论文在《地理学报》、《科学通报》上发表。出版专著10部,是预期目标出版专著5部多出了5部,超额完成了终期目标。

(四)人才培养质量高

累计招收硕士研究生139名,年均招生约27名。硕士研究生累积毕毕业人数为106人,先后有25名硕士毕业生攻读博士学位,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4%。硕士论文中有4篇为市级优秀,9篇为校级优秀。累计招生本科学生667人,已经毕业409人。人文地理重点学科团队获得市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