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双一流建设 >> 十一五 >> 正文
课程与教学论
2012-03-31 佚名  本站原创   (点击数:)

重庆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作为重庆市十一五市级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积淀与发展,建设成效显著。

(一)凝练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方向

根据已有学科基础,本着强化优势、突显特色的建设思路,本学科凝练了三个方向稳定、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教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各研究方向与学科内涵密切相关,学科方向凝练度高,各研究方向在国内本学科领域来说特色鲜明,有的还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

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1)立足重庆,服务西部,将研究重心聚焦于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幼儿教育、民族多元文化教育中的课程问题研究;(2)新课程标准实施及其适应性研究。将国家学科课程标准实施与西部地域和文化特色相结合,探讨国家课程标准“地域化”的相关问题,目前在全国已有较大影响。

教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1)交往教学论研究。本研究从教育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视角丰富了交往教学研究的视角,对交往教学进行了合理重建与论证;(2)教学智慧研究。深入探讨教师教学智慧的内涵、生成及其养成的基本理论,并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特色与优势体现在:(1)数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一是探讨数学教育课程与教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二是致力于数学课程标准研究,这项研究水平走在国内前列。(2)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方向一是突出学前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学前教育变革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理论研究。二是致力于学前教育实践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开发成绩显著。(3)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方向开设了我国第一个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为促进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汇聚了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科队伍

通过设置人才引进的专项经费,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建设思路,加大高级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水平。一是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34人,其中教授18人,占52.9%;副教授14人,占41.2%;博士21人,占61.8%;硕士6人,占17.6%;其中50-60岁以上8人,40-49岁12人,30-39岁13人,30岁以下1人。二是队伍整体水平较高,有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重庆市名师、6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名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重庆师范大学名师和7名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

(三)加强了高水平、有影响的科学研究

紧密结合本学科已有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整合资源,注重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建设思路指导下,本学科科学研究得到了强化。科研项目、论文、专著、获奖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成绩突出。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123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78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3项;发表学术论文477篇,其中核心149篇,CSSCI论文71篇;出版学术专著25部、教材14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召开国内学术会议4次,派送115人次人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派送5人访问进修和做博士后研究,扩大了本学科在国内的影响。

(四)建设了条件完善的学科基地

通过整合学科资源,建立了两个部省级基地——重庆市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和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研究基地,一个校级研究基地——重庆师范大学幼儿教育研究基地,一个市级教师研培基地——重庆市幼儿教育教师市级研修培训基地;有专门的研究场所和先进、齐全的设备设施,实验室面积534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135万元;有独立的资料室,拥有中外文图书20万册,中外文期刊杂志55种;学校从多渠道争取经费,配套经费高于市教委投入经费;主办了《高师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这些都为学科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与条件。

(五)改善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状况

通过提升研究生培养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提高培养水平。建设期内实现了博士研究生招生“零”的突破;“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前教育等11个学科,授予硕士学位人数规模大幅度增长;成功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为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创造了条件;设立了教育硕士培养点,招生领域进一步扩大;增加招收留学生6名;教学研究创新及培养模式改革成绩突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市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8门和市级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1门;有5篇硕士学位论文获得“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