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会 >> 研究生会动态 >> 正文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丨居安思危 排查隐患
2025-05-12     (点击数:)


什么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20085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纪念这一灾难,并提醒全社会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将每年的5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5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防灾减灾标志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常见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 生物灾害:有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

日常防灾

1.日常防火要注意(1)注意用电安全: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注意用电安全,避免因电线短路、过载等原因引发火灾。不要在插座上同时连接过多的电器设备,以免超过插座的承载能力。(2)避免明火隐患:在校园内禁止焚烧纸张、树叶等杂物,避免因明火引发火灾。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山林、草地等易燃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3)及时报告隐患:如果发现校园内存在火灾隐患,如电线老化、电器设备故障、消防通道堵塞等,要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2.地震突发怎么办(1)室内 躲在坚固家具下:迅速躲到桌子等坚固家具下方,用坐垫、枕头等柔软物品保护好头部、颈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 寻找安全角落: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可以选择承重墙的墙角处,身体紧贴墙根,头部尽量靠近墙面,用双手护住要害部位。 远离危险物品:远离窗户、玻璃门、吊灯等可能被地震晃动掉落或破碎的物品,以及家电、书架等可能倾倒的重物。(2)室外 远离建筑物:尽快跑到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广场等,远离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建筑物,避免被倒塌的建筑物砸伤。 避开危险物: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物体,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 有序疏散:如果在操场等空旷场所上课,可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待地震结束后,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回到教室或宿舍。(3)特殊场景 在实验室:应立即关闭电源、燃气阀门,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等次生灾害。然后按照室内躲避方法,躲到坚固的实验台或桌子下方,用防护用具保护好头部。 在图书馆:要远离书架,躲到书桌下或墙角处。如果在高层图书馆,切不可乘坐电梯逃生,应选择安全通道撤离。 在食堂:迅速躲到餐桌下,用书包等物品保护好头部。地震过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离开食堂,避免拥挤踩踏。(4)后续行动 听从指挥:地震停止后,不要惊慌乱跑,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地撤离到学校指定的安全集合点。 检查伤情:到达安全区域后,及时检查自己和周围同学是否受伤,如有受伤情况,应及时向老师或医护人员报告。 不传播谣言:不要轻信和传播关于地震的谣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